普通本科工科毕业。5年教育培训行业经验。教育机构,民办学校,补习学校都呆过。也自己办过小辅导班。从刚入行的一对一,到现在可以带50-60人的班课。一路坎坷。想以我的经历给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学弟学妹一个参考。
第一回 毕业
2015年撸了4年的大学生涯结束了。从三国杀到dota再到lol。一个个没日没夜的开黑战斗。从模电到单片机到自控原理。一个个各种接线的实验。大学留给我的就是两个证,学位证毕业证这俩砖。我用这俩砖敲开了郑州某客车有限公司的门。
我非常感激我的大学。老师们也很nice。它为我以后的跳槽也提供的动力。奈何自己学艺不精。后悔莫及。
第二回 造车
2015.7.20。我踏上了去郑州的列车。像新媳妇嫁人一样对新工作充满了期待。看着新员工群发言的一个个靓仔。我知道他们也很鸡冻。当群主要求大家都自己的网名改成学校加名字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群苍蝇不是弱鸡而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好多像吉林大学,深圳大学这一层次学校毕业的。连个普通二本学校都不好找到。
我们出站后被大巴车接到一个技术学院军训。到了地方,听着纯真的河南腔,深吸一口82年的雾霾。进了临时宿舍,豪华8人间上下铺架子床让我回味高中。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有一个空调。军训无非就是正步齐步1234,外加一夜徒步行军。我们军训效果很好。大领导很满意,负责军训的人力指导员门又多了一份奖金,可以去27广场潇洒一夜了。军训结束,各部门领导为我们开会讲话,主要是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车间实习里老实干。别抱怨,抱怨也别去网上抱怨,去网上抱怨也没用,我们已经买通百度了,和谐社会大家共建。听了一上午我只学到了领导们有车有房有股票,我们众屌丝只有膜拜的份。只有一个新员工为我们搬回一局。自由提问环节他问领导我们公司核心技术是啥。领导脸绿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厂的核心技术就是组装和组装。
不过我低估了车间实习的强度。
8-9月焊装车间玩转打磨机。每天火花四溅,在光与电的交融中蒸桑拿,每天程序般的打磨,老腰背不住。忘打卡扣工资,无常加班正常操作。每周一天的放假时间和周公解决。下周继续。盼望着盼望着车间轮岗我到了地盘车间。
在底盘车间,白班夜班两周一换。车身贴膜,安装地盘线,地盘水管,跳上跳下。从一个雏鸡变成了师傅。1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鹅毛大雪,我的工作就是在风口装线,扭螺丝,想着能下个早班。终于晚上11点多了,可以下个没有加班费的早班了。还好比昨天下班早,小心翼翼打完卡,头顶白雪回宿舍,终于可以一觉睡到5点半,迎来明天的工作了。长时间的工作最终导致歪了腿,闪了腰不过很好可以住院休息了,经过各种治疗医生说腰间盘突出了别干重活了。我给公司请了假回家休息了很长时间。年后公司辞退了我因为实习期请假太多。我欲哭无泪,说好的质量工程师呢,我还想为公司卖命呀。
丢了工作不可恨。可恨的是我已经不是应届生了,而且是无任何技术经验的弱鸡了。
第三回 教育机构
如果有志于在教育机构长期干,建议面试新东方,如果你的性格符合新东方的用人标准,那么你可以在任何机构很好的发展。
这个标准就是老师上课要high,和学生打成一片。至于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后期可以提高。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你不符合这个标准。建议换行。这行不适合你。或者不换行,进公办或者民办学校。或者改变你的性格。
如果你符合条件还是在机构不能成功。那就换个城市。
正是由于不懂这一点。所以入错了行,嫁错了郎。
回到家里所在的市。实在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利用大学的家教经验找了个教育机构,辅导文化课。
对于机构里的老师来说。这份工作是技术含量有限的服务性质行业。
在第一份工作的机构里。我的价值观被颠覆了。
1.女生太多了。作为一个工科的秃头老脏逼,头一次见到这么多女生,让我确信这个世界还是有女生的。
2.普通二本甚至专科也能教初中和高中。只要课堂氛围好,不出教学事故,按照培训的讲义讲,学生粘度高你就是个成功的老师,至于你高考真题考100分以下那都是小事。(随着这行的发展现在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3.给你排不排课取决于你的情商。对于学科组长来说这个班让A老师带和B老师带没有区别。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讲义,同一个培训体系,同一个讲法。所以领导为什么要给你排课,为什么要给你排一个离家近,人数多,好教的班,取决于你长得怎样,会不会来事。除非你学科功底牛的不行了且有名校加持且上课有特色。
机构的评课标准和全日制学校是不一样的。
4.所谓的名师都是捧出来的。真正有实力的老师不一定被机构力捧。但是机构捧出来的老师一定是对机构很忠诚的。只要机构愿意,可以把一个应届毕业生两三年内捧成名师。前提是你硬性条件要达标。
在机构里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期,我终于快饿死了。原因很简单月薪1500,千万别嫌少。有的机构还没有底薪。因为在这期间我没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除了带一个一对一。而且课时费很低。
终于培训期完了,学科组长来选拔老师来了,我记得选拔比例是1/10左右。组长把原因说的很清楚:现在是8月暑假课已经安排完了,秋季课很少,狼多肉少,你们进组也没课,秋季能不能有课不能保证。
what? fucker。意思整个下半年我们都只能培训?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这个行业就是上半年吃肉下半年吃土,怪就怪入职时间不对。事实上这个行业8月人员流动性最大。
接下来就有意思了。培训组领导开始严格执行培训标准,每周刷8套题,出题讲题,演讲,日报,模拟授课一个不能少。谁做不到辞退就完了。目的很简单你们这些没有入组的残次品不值得我们的1500工资。
然而鄙人审时度势,以退为进(就是怂),和俩朋友申请离职。办辅导班去了。
第四回 最后悔的事~创业
16年9月我们三个数学老师合作,在一个小区办了一个辅导班。主要做初中作业辅导和初高中班课一对一。
合伙生意不能做。这是我最深刻的经验。
带着家里人给的15000,我和另外两个同事小杨,小伟办了辅导班。租了一个小区的房子,房东直租。月租2000,半年一付。80平,两室一厅,二楼。这个小区距离学校1公里,是学生去地铁口的必经之路。我们买了桌椅,打印机,黑板,教学用具,LED屏,打印了讲义。花了6000左右。忙活了半个月收拾完毕。我负责招生贴广告和作业辅导加运营,找兼职老师。他俩负责讲课和作业辅导并协助我宣传。最终招到了10个初中学生作业辅导和周六班课。作业辅导一人每月500。班课一节课平均下来每人60。周末也有高中一对一。干了一年倒闭了。大家好聚不好散,各奔东西。
没资源,没人脉,没资金。仅凭一腔热血创业就是送死。
我们就死在对未来的无知。创业最惨的时候,吃碗干面就感觉是奢侈。
1.我们没市场。别的机构和学校的关系很复杂,有学校老师帮助招生,同时机构给予分成。
2.小区物业刁难。小区物业得知我们办辅导班水电价格翻倍。
3.我们三个人不能互补。我们都教数学,但凡有一个教别的科目也不至于到处请兼职老师。另外没有一个能懂决策的人
4.不同工但同酬。都感觉自己干的多拿得少。
5.老师不固定。我们没有专职老师,都是请的兼职老师,拿一对一来讲。学生收四百给老师两百,利润小。
6.培训科目过多。语数外文理综都教,导致找老师压力大,精力不够
7.同行竞争大。导致低价策略盛行,而生源有限,大量同行挣扎在死亡线。
8.入不敷出。每月净利润6000左右不够三个人分。
总之办班还不如去工作。所以我们砸了锅,分了家。
回忆过去这段往事不堪回首。看透了人性。看不清未来。
想过转行学IT但当你温饱都是问题的时候。你最想到的是吃饭。理想先靠边站
为了吃饭我又去了机构工作。
第五回 为机构卖命
前后在三家教育机构任职。算上兼职的机构。可以说对机构还是很熟悉了。
一.一对一型机构。
任职的第二个机构就是这种机构,高端一对一,俩小时给学生收费800-900。然而老师基本上经验不足。甚至是刚毕业的学生。好处就是这种机构讲义完善,工作环境好,稳定。能快速提高教师知识水平。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练手。
但是这种机构工资感人。一个月4000左右。课时费奇低。
按理说这种机构应该没有存在的理由呀,为什么还能屹立在长安而不倒。正所谓存在必合理,这个机构靠的就是品牌赚钱,靠的是学而思这三个字。
学而思是唯一认真做教育,重心在教育的教育培训行业领头羊,没有之一。
其他机构只有一对一或者同步课亦或是考研事业部,而学而思也就是好未来集团把每个事业部都做成了一个独立的品牌。张邦鑫的鸿鹄之志,教育理念,培训模式一直是众多同行模仿和追赶的方向。
话说回来我所在的一对一机构是智康,学而思的一对一。是不会缺生源的。不会缺高端优质生源,至于教学水平无所谓,控制教师工资成本,追求利益。
二.同步课加全日制补习型机构
大部分机构都是这种模型,或者说目标是这种模型。原因很简单,班课的利润甩一对一十条街,全日制班的利润更是夸张。
简单举个例子。一个班30人,每人每节班课60元,一个班一节课1800,减去老师工资一节课200~500,减去学管和运营成本,一节课纯利润1000以上
1.关于同步课
同步班课一般在周六周日上,一节课2小时,也有一节课1.5小时的。在市区,郊区,甚至外县外市分校都有同步班的开设。高一的班课很好组织,因为学生还没有分科,高二的班课不好组织或者班里人数不如高一。高三以小班为主,高三学生在乎的不是钱,他们要么上好的全日制补习学校要么补一对一。能开起高三大班同步课的一般是大的机构。
2.关于机构型全日制
早期的机构挣钱之后就做高三全日制补习,收应届高三也收高三补习生。毕竟挣钱呀。
后期发展成了高中全段学生都收,也收没考上高中的线下生。通常机构的全日制补习学校不解决学籍问题,因为没资质。
这些考上高中学生,学籍在当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但是来补习学校上全日制课。原因很简单当地公办学校教学质量太差。
没考上高中的找个技术学院挂个职高学籍也来上。大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
全日制学校挣钱吗,这是肯定的。但是目前各个学校竞争已经白热化。优胜劣汰。尤其新政策要求普高线下生不能补习以来,市场将会萎缩。
对机构教师来说。带一对一的想带同步班课,带同步班课的想去全日制,毕竟工资越来越高,但是要求越来越严。
如果你是普通大学非师范学校,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很难去机构的全日制带上课。不管你教的多好,你的成分已经决定你走不远。除非你去读个相关专业研究生。
第六回 传统补习学校培育祖国的食人花
告别机构。我去了传统的全日制补习学校。
全日制补习学校和公办全日制学校的在教学流程上的差别就很小了,而且他们有相应招生资格(有的没有但也招)。他们存在时间长,有名气。这类学校也最复杂,里面的事,说不清道不明。该说的我大概说说,不该说的我也闭口不谈,和谐社会你我共建。
一.口碑型补习学校
什么学生的钱最好赚~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缺的是时间,缺的不是钱。他们是沙漠中即将渴死的探险者,你一瓶水要价100和10000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你有水,你的水能解渴。
口碑型高三补习学校,不需要招生,高考成绩出来后坐到学校数钱就行。一年6w的费用家长们丝毫不犹豫,只要学校收。即使借钱也要上。
这种学校已经形成了正循环。学校口碑好>学生多(优质生源多)>利润大>请好老师>学生成绩提高>高考升学率高>学校口碑好。
而一般的高三补习学校学费4w,还面临招生难的问题。这种学校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对分数进行了限制,或者招满就停招。
这又形成了正循环:限制分数>生源好。控制学生数量>家长急切缴费报名>学校可以快速分班,制定人事招聘计划。
通常来说这种补习学校在资本积累以后会做高一高二的全日制,甚至会做职高或者技校方面。甚至会变成民办学校等巨无霸集团。但是也有的老板不改初心只做高三补习。
这种学校是好多老师的象牙塔,为之奋斗的目标。毕竟挣得多。具体多少,城市不同,收入不同。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并不是你教的非常好就可以的。必需跟正苗红
名校+师范大学毕业+专业对口+高学历+高职称+多经验+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占的越多越好。
前四个最重要
和你一起来应聘这个学校的老师。到了这个层次,你们在学科功底和教学水平上其实差距不大。你的出身是关键。
什么是好老师?
高考真题149分的老师一定比高考真题130分的老师好?上课按甲的方式讲函数单调性比已的方式一定好?
到了这一层次。教学教的是信心,是学生的认可程度,学生接受你认可你,和你产生了共振你就是好老师。
憨豆先生在奥运会开幕式喝水都有人笑。
你永远不可能把你的所有的东西教给学生。没那时间。两个班讲的内容也不全一样。你的业务水平决定了你可以站在讲台上。是否能站稳取决于你能否给学生学好的信心,他是否会和你共鸣。
就问你,一个陕西师范毕业的研究生老师给你讲课你有信心学好没。一个培华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给你讲课你有多少信心。家长,学生也看的是老师的出身。第一印象已经决定他愿不愿意信你。即使培华的老师讲的更好。
当你在学生心里有了高度。他会膜拜你跟你学。你说地球是平的他也会信。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如果你根不正苗不红别怪人家不要你。但你也别妄自菲薄。其实你教的并不差。
这种学校的老师一定是根正苗红吗,学历或者职称对外的简介真的是真的吗?
有假的!(此处和谐一万字)
二.有名气有生源的补习学校
这类补习学校通常高一高二高三都有,满大街都有他们的广告,网上也是好评如潮。他们招生对象也没有限制,只要交钱就可以上。这类学校玩的就是刺激,就是现金流。
这类学校靠的就是广告,教学质量第二,学生管理严格。里面的老师也是良莠不齐。人事关系也相对复杂,一周一百万的广告费不心疼,只要能招到生可以不择手段。
这类学校一般有一部分专职老师,也有一部分跑课老师,和老师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教师流动性大,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生意。
在这类学校的老师一般情况下都会给自己留后路。对于老板来说,老师和门卫没有本质区别。你干行不干也行,我开的这些工资能招到什么老师就让谁带,心情好我开高工资,心情差我降薪。
有人说不是有劳动合同吗。我给你说在这一行。合同就是狗屁,没有学校按正规合同走,不签合同的都有。
在这类学校既拼教学水平更拼情商。把校长或者老板舔好才是王者。
三.慢性死亡型补习学校
这类学校是陷入恶性循环的补习学校。考卖老资历,老脸生存。曾经是钻石现在是白银,过两年就是黑铁,再过两年就封号了。他们的路是死的。不改变就是慢点死,如果碰上个金主爸爸当然也有凤凰涅槃的几率。
他们的生存环境是:老板资金少>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师素质低>招生困难(优质生源少)>升学率差>口碑不好>招生困难>老板资金少。
这类学校群体最多,同行之间竞争最大。老板大多暴发户心里,不能高瞻远瞩,墨守成规,大多死于同行的竞争以及被跨界的大神秒掉。
这类学校老师工资不高。以退休老教师或者经验欠缺的老师居多。学校流动性大,教师流动性更大。
今年可能招8个班的新高一,明年可能只能招一个班的新高一。这类学校也没有广告投入,靠的就是发传单和专职招生人员的嘴。今年嘴上功夫好那就万事大吉,校长可以去趟澳门。明年招生团队垃圾,校长可以在家喝瓶二锅头心情好了就点花生米。
由于班级数量变化,所以老师也在变化,一会不要老师,一会缺老师。
鄙人不才进的就是这类学校。如今遇到暑假的我抽一包红塔山都嫌贵。靠的就是对教育行业的热爱,和各位观众老爷的点赞打赏过活。
有人说你暑假去机构兼职呀。兄弟呀,我倒是想呀,学校让我招生,每天要打卡呀,完不成招生任务别说挣钱,上个月的工资都能扣完了。不说了我去发单子了。
第七回 公办民办学校
在这里,神仙不少,恶魔也有。
富丽堂皇的外表也有藏污纳垢的角落。
信心很多人的目标就是学校,进不了公办编制当个编外带课的老师,实在不行进个民办学校也是成功。然而事实真的是你想的那样吗。
一.高端民办名校
这类学校无疑是教育行业金字塔的顶端,没有之一。例如西安的高新一中,西工大附中等五大名校。这种学校不用多说,录取分数高,是985,甚至是世界名校的人才输送基地。进去的学生要么智商高,要么家里社会地位高。
这类学校的老师工资高,待遇好。可以藐视别的学校老师。工资只是其收入的一小部分,挣钱渠道广。社会关系广,某某厂长,局长也要笑脸相迎。在路上可以横着走。
试卷命题人,学科带头人,xx省特级教师,xx组成员,特邀评委。各种头衔。
当然也有德不配位,滥竽充数的。但是不要看不上人家。相信我存在必合理,人家肯定有过人之处,不一定比你短。任何行业都一样。
想进这类学校。必须。。。。算了你也别想了,你觉得能爬到金字塔顶端?这是这个行业前千分之一的人!话说回来,你有这个能力了还看我写的文章?有这能力还干什么教育。学个编程或者傍个富婆不香吗
二公办学校和一般的民办学校
许多人愿意去这类学校,尤其是女生,地位高,稳定。
确实很稳定,因为这类学校都是教育局分配生源。是计划经济,不存在一会班多一会班少的情况。
1.公办编制内老师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公办学校编制内的老师,日子越来越好。有寒暑假,有社保,吃住免费,有培训,团体建设,年终奖…
如果想进公办学校编制。必须通过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招教考试。或者以应届生身份进入公办学校,然后考学校编,评职称。
其他渠道的招聘绝对不靠谱。完全是浪费时间当炮灰。
2.公办非编制带课老师,民办学校带课老师
这里带课老师也包括班主任工作
这种老师一句话总结就是活多,钱少,责任大。女生还好,男的养家都是问题。
当然了也有好处,就是正规,不会拖欠工资,能评职称,教学经验可以累计,别的学校也认可。实在不行给外面培训班引流,或者在培训班兼职带课也是一笔收入。
写在最后
鄙人无幸参加过两次公办学校自行组织的带编招教。当了两次炮灰。肉眼可见的内定式招聘,去的各位大神都很优秀,无疑全成了陪跑。
他们的流程看起来很正规透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然而一切都是那么流程化,面试的人也是演的不想演了。面试过程就像是给你说我本次招聘就是有内幕,炮灰你能怎样。
老师这种职业本来就是演员。有的是相声演员,有的是影视演员。
那如何进公办编制呢。上文已经说了。我一个朋友就是参加高新区教育局举办的招教成功了。
如果说我有实力够资格,但是没关系,还是想进公办编制有路吗?有,有钱就行(此处和谐一万字)
鄙人亦有幸无缘参加了民办学校的招聘。请不要有惯性思维,一般民办学校的招聘假的不多,但也不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工资太少了,在西安基本上5000,6000的样子。
有的民办学校不缺老师也招聘。目的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打广告一方便给目前工作的老师一点压力。你看我还招老师,你不好好干我找人替换你。
第八回 职高或技校。
我赚钱了想投资怎么办?办学校呀,弄不到资质怎么办,那就办职高或者技校。
这类学校的老板大部分是暴发户,没有什么教育理念,办的就是盈利性质的企业。
我见过剪头发挣钱办学校的,见过挣钱后办学校一心做大破产的。见过办学校非法集资的。办不下去跑路的。
你在一个职高或者技校任职。也许你并不知道老板是谁。或者今天的老板和明天的老板是不是一个人。
…………
随着以后政策的调整,不允许初三普高线下的学生补习,职高或者技校的生源会越来越多。
以西安为例,当政策颁布的那一年,我见过一个职高高一扩招了5个班,老师都不够了,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去带课。还有一个技校第一年招高一,赶上政策,直接招了5个班,老板又能去三亚几天了。
职高也在慢慢转型,也把重心放到了文化课学习。毕竟不管学生是不是能考上高中,不影响考大学,哪怕你50岁了都能考。我见过不少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考上了一本大学。
毕竟哪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呀。中国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对教育对高素质教育已经达到了变态的执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下一代。完全是失去理智的。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职高或者技校在未来才是大的发展趋势。他们会把传统的补习学校或者野鸡大专三本大学吊打。事实上国家注重职高教育是学习德国的教育模式,职高或者技校也是最接近企业用人要求的学校。
有时候认清自己的实力,正视自己的无能也是一种进步。
在这类学校高中就不要想着挣钱了,老板还靠你的剩余价值潇洒呢。福利什么的想想就行了,如果只想好好当个老师就别来这种学校了。记住老板没指望你能教的多好,要的是你把娃哄开心。这种学校适合干行政。
……
快开学了,也没时间写了。以后会时不时更新一下,解答大家的评论问题和知乎上的教育相关热门话题。
关于线上教育
线上教育不会取代传统的面对面教育,至少在高中以下线上教育不会掀起大的风浪。线上教育在职业培训或者考研考证公职培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高中以下的文化课线上教育目前是烧钱模式,目的只有一个做大上市,圈钱跑路。无论是海风,掌门亦或是最近很火的高途都是这样的。线上教育的着力点必须是上面说的高水平知识技能培训。
线上教育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资深老教师做,前途渺茫,剥夺青春罢了。
没想到看的人不少。以前每天个位数,现在每天10几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多多评论。
………………………………………………………………………………
关于招聘我说一说吧
你要是见到一个机构或者学校一年四季都在招聘。要么这个机构或者学校流动性大要么他们在储备老师。
为什么流动性大因为工资低呀。课时费少呀。留不住人。
有的学校根本就不是招人,就是在储备老师。所以遇到这种公司,可别当真。有可能白跑一趟。
怎么办呢?在外面最好自己找学生。自己招生带家教也行,也可以去外面学校或者机构兼职,
免费领取108个最新网创项目+10000G热点网创类资源!添加 微信:tuk818 备注: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w001.cn/1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