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广西文学》、《诗歌月刊》、《诗选刊》、《星星》、《扬子江诗刊》和中国作家网六家诗歌刊物平台,发布了“早知潮有汛”计划,联合打造诗歌矩阵。按计划,从2023年第1期开始,六家平台联合推出1-2名诗人。

图片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广西文学》、《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发表诗作,《星星》刊发对作者的访谈,《诗选刊》择优选载,中国作家网专题报道。“共同推出新诗领域的新人之作、大器晚成之作、厚积薄发之作。”
一般的诗人,要登上其中的一个刊物平台都不容易。因此,他们联合推出的诗人,显然是幸运的。而六大平台集体推出的诗人,无疑在诗坛是瞩目的。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能够“推动汉语新诗创作向现代性、专业性、深度化发展”,带来诗歌的繁荣。

图片来源于《广西文学》
“早知潮有汛”第一位幸运儿是谁?答案是诗人孙苜蓿。2023年第1期,《广西文学》发表孙苜蓿的《偶尔的葵花》(组诗),《诗歌月刊》发表孙苜蓿的《春日不省》(组诗),《扬子江诗刊》发表孙苜蓿的《一而再》(组诗),《星星》(理论版)发表李斌对孙苜蓿的访谈《诗歌是对生活的纠正》,《诗选刊》选发孙苜蓿诗作和访谈,中国作家网发布相关作品信息。
人们不免好奇,想读读孙苜蓿的诗,看看怎么样。下面就是《广西文学》发表的孙苜蓿的《偶尔的葵花》,这首诗至少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胡乱分行。但诗中的“葵花”代表什么,估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图片来源于《广西文学》
人们不免又好奇,这孙苜蓿是谁?网上显示,孙苜蓿1987年出生,2005年开始诗歌创作,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出版了个人诗集《茗篮》。不知“早知潮有汛”第一人,孙苜蓿是属于“新人”呢,还是“大器晚成”之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早知潮有汛”,不免让人想到了唐代李益《江南曲》里的“早知潮有信”。“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有很大不同。“早知潮有信”,是“早知道潮水有信誉”的意思。
而“早知潮有汛”是啥意思呢?“早知道潮水有汛期”?这个意思与这个计划的宗旨不大相符,应该是“早先知道潮水的汛期”的意思,也就是先知道了诗坛潮水的到来。预示着通过这个计划,诗坛会迎来浪潮般的发展。

孙苜蓿(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现在的诗坛,确实不少人希望有革新,新的诗人、新的方向、新的发展。但愿这个“早知潮有汛”计划,能够给现在的诗坛,带来一种新的气象。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费领取108个最新网创项目+10000G热点网创类资源!添加 微信:tuk818 备注: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w001.cn/1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