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件趣事儿,一个专门做快销品的营销号,出了一篇爆款文章,大写资本运营是逐利的,不法商贩是利欲熏心的。
正是他们导致了商业环境中的假货泛滥。
而近期慢慢回归大众视线的供销社,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文中不乏对供销社这个商业模式的怀念和赞美。
今天并不想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而是想聊聊这个现象:
那就是这个营销号中的200多篇内容,要么是介绍商品信息,要么是评论商业模式,要么是分享财经信息,篇篇阅读量寥寥。
而唯有这篇“打自己脸”的文章,成了爆款。阅读、转发,已经过10万+。
所以,这就让因这篇文章而入其营销号的读者很凌乱:
他一边在宣传资本商业,一边又在否定资本商业。
他到底是哪一头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
他在蹭热度,为了流量、为了起号,“有奶便是娘”。
而这个举动,又恰恰印证了他的观点:
资本只有逐利是唯一不变的,但可能是短视的,甚至是不合逻辑、自掘坟墓的。
经典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自由选择,个体的非理性,会在一个统一、自由的市场环境中相互抵消,负负得正,达成一个总体理性的理想结果。但历次金融危机反复地印证着非理性并不总会相互抵消,它有时会相互叠加,变成滔天巨浪。
而用政府有形的手对市场非理性进行纠偏,可能真的是我们的“制度优势”。
但纠偏会变成替代吗?
免费领取108个最新网创项目+10000G热点网创类资源!添加 微信:tuk818 备注: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11830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w001.cn/991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w001.cn/9917.html